熔模鑄造生產主要包括模組制備、型殼制備、合金熔煉、鑄件后處理4大工序。 由于該工藝方法不僅工序繁多,產品流動情況復雜,生產周期長,而且鑄造工藝專業性很強。 因此,從投入到產出生產資料的消耗不夠直觀清晰、用才品種復雜、用量不易掌握,同時由于鑄件工藝出品率及成品率的不同,以及對除塵、環保投入的不斷增加,導致了熔模鑄造企業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難度都較大。
1 熔模鑄造企業生產成本基本構成
熔模鑄造生產成本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有直接關系的成本費用, 基于熔模鑄造生產工序復雜、耗材種類繁多的特點,采用了按經濟用途進行熔模鑄造生產成本劃分的方法,在將生產成本劃分為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基礎上,重點將質量成本、環境成本單獨提出列入熔模鑄件生產成本。
1.1 材料成本
企業在制造產品過程中所用的直接材料的費用統稱材料成本,按作用不同可劃分為: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等;工藝過程消耗的燃料和動力;與產品主要實體相結合,或有助于產品形成而耗用的輔助材料等。
1.2 直接人工
指直接參加 制造產品的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費等。
1.3 制造費用
指熔模鑄造企業各個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管理費用,以及機器設備的維修費、折舊費等。
1.4 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確保規定的產品水平和全面質量管理而支出的費用,以及因為未達到規定的質量標準而發生的損失的總和。
1.5 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鑄造生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成本(2)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處置成本 (3)綠色采購成本(4)環境管理成本(5)環境保護的社會活動成本(6)環境損失成本
2 熔模鑄造生產材料成本的核算
材料成本是熔模鑄件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鑄件的實際生產中, 一批材料往往被多種鑄件共同消耗, 如何將材料成本合理地歸集和分配到不同產品上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根據熔模鑄造生產的工藝流程, 其材料成本可歸集和分配在模料消耗、型殼材料、爐料消耗3個主要方面。
2.1 模料消耗
在熔模鑄造中,模料可以循環使用。生產中模料消耗主要是回收損失和殘余蠟燒損損失。 當模料處理工藝基本固定后,可以測算出消耗定額,并進行成本核算。
2.2 型殼材料消耗
型殼材料包括耐火粉、砂、粘結劑等。 制殼消耗的原材料與型殼表面積有關。當型殼材料、涂掛層數和工藝一定時,可以用模組的表面積或型殼重量分配材料成本。
2.3 爐料消耗
熔模鑄造的金屬材料按爐熔化, 核算爐料投入時,以爐為單位計算,通過“爐次”對應記錄每爐的金屬配料和所澆注的鑄件品種和數量。
2.4 鑄件材料成本核算
通過上面的核算已經計算出某類鑄件單件產品模料損耗成本、生產單件產品消耗型殼材料成本、單位產品金屬材料成本。
3 熔模鑄造企業生產成本控制的途徑
在整個熔模 鑄造生產成本中材料成本所占的比例和影響都是Z大的,所以控制材料成本是整個成本控制的重點。 一般情況下,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因素對成本影響較小,而特殊情況下,工藝出品率和廢品率等質量成本、環境成本對生產成本也有較大的影響。 對于影響企業生產成本的因素,需要針對性的制定控制措施。
3.1 降低材料消耗
實際生產中應按生產計劃對工藝定額內的材料進行編制,定額發放,對不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不在消耗定額范圍內的物料逐級審批發放,通過節約現場用料來提高材料利用率,通過優化工藝對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配比、對新材料的創新來降低材料配比的成本。
3.2 提高工藝出品率,降低鑄件廢品率
工藝設計與現場管理是影響工藝出品率的兩大因素,通過大批量投入前的工藝驗證、注重培養高素質工藝設計人員進行工藝的改革創新, 來提高產品性能及工藝出品率,降低產品成本。通過提高澆注工的澆注準確度、優化現場流程來提高合金液利用率,優化現場管理。
3.3 節約能源,降低能耗
鑄造行業的能耗占機械工業能耗的 23%~62%,消耗的能耗主要是焦炭、煤、電,其次是壓縮空氣、氧 氣、水等。我國鑄造行業能源利用率僅為 15%~25%。如熔煉設備、熔煉能耗占整個鑄造生產能耗的 50%左右,改進落后的熔煉設備是降低鑄造生產能耗的關鍵。
3.4 加強環境保護,促進鑄造廢棄物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不僅降低了相關材料的損耗,直接降低了成本,同時從環境成本的角度看,廢棄物處理問題在鑄造成本節約上意義更大,如將澆注后型殼清理的廢砂進行Z終處理和再生資源化,節約了成本,減少了能源浪費,降低了環境污染。
3.5 提高勞動生產率
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使單位產品所負擔的固定成本得以下降。提高勞動生產率,就要不斷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實現專業化。